食品安全 | 民以食为天 食以安至上

2022-05-10


生活中,从高级食材到爆款零食

我们永远前进在探寻美食的道路上

与此同时

大家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也是一年更比一年多

为了增强全校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、普及食品安全知识进一步守护全校师生“舌尖上的安全”我校有计划、抓重点地开展线上关于食品安全知识科普

今天,我们来聊一聊食品安全那些事

,时长11:51


图片

食品安全常识


1

图片

购买食物时,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、生产日期,是否过保质期,食品原料、营养成分是否标明,有无QS标识,不能购买三无产品。


2

图片

打开食品包装,检查食品是否具有它应有的感官性状。不能食用腐败变质、油脂酸败、霉变、生虫、污秽不洁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,若蛋白质类食品发粘,碳水化合物有发酵的气味或饮料有异常沉淀物等均不能食用。


3

图片

不到无证摊贩处购买盒饭或食物,减少食物中毒的隐患。


4

图片

注意个人卫生,饭前便后洗手,自己的餐具洗净消毒,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,不乱扔垃圾防止蚊蝇孳生。


5

图片

少吃油炸、油煎食品。

图片

如何判别伪劣食品?

图片

防范“七字法”:即防“艳、白、反、长、散、低、小”。

01

防“艳”

对颜色过分艳丽的食品要提防。

02

防“白”

凡是食品呈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,十有八九会有漂白剂、增白剂、面粉处理剂等化学品的危害。

03

防“长”

尽量少吃保质期过长的食品,3℃贮藏的包装熟肉禽类产品采用巴氏杀菌的,保质期一般为7—30天。

04

防“反”

就是防反自然生长的食物,如果食用过多可能对身体产生影响。

05

防“小”

要提防小作坊式加工企业的产品,这类企业的食品平均抽样合格率最低,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往往在这些企业出现。

06

防“低”

“低”是指在价格上明显低于一般价格水平的食品,价格太低的食品大多有“猫腻”。

07

防“散”

散就是散装食品,有些集贸市场销售的散装豆制品、散装熟食、酱菜等可能来自地下加工厂。

图片

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十项建议

        1、不买不食腐败变质、污秽不洁及其它含有害物质的食品;


        2、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品;不购买无厂名厂址和保质期等标识不全的食品;


        3、不光顾无证无照的流动摊档和卫生条件不佳的饮食店;不随意购买、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、饮料。

        4、不食用在室温条件下放置超过2小时的熟食和剩余食品;


        5、不随便吃野菜、野果。野菜、野果的种类很多,其中有的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,只有不随便吃野菜、野果,才能避免中毒,确保安全。


        6、生吃瓜果要洗净。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、病毒、寄生虫卵,还有残留的农药、杀虫剂等,如果不清洗干净,不仅可能染上疾病,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。

        7、不饮用不洁净的水或者未煮沸的自来水;水是否干净,仅凭肉眼很难分清,清澈透明的水也可能含有病菌、病毒,喝开水最安全。


        8、直接食用的瓜果应用洁净的水彻底清洗并尽可能去皮;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,食物腐烂变质,就会味道变酸、变苦;散发出异味儿,这是因为细菌大量繁殖引起的,吃了这些食物会造成食物中毒。


        9、进食前或便后应将双手洗净;养成吃东西以前洗手的习惯。人的双手每天干这干那,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。会沾染病菌、病毒和寄生虫卵。吃东西以前认真用肥皂洗净双手,才能减少“病从口入”的可能。

        10、在进食的过程中如发现感官性状异常,应立即停止进食。

图片

食物中毒后有的应急对策

催吐


      用干净的手指放到喉咙深处轻轻划动,也可以用筷子、汤匙等。特别是在野外误吃了有毒的蘑菇,要第一时间催吐

导泻


        进食两个小时后,食物已到了小肠或大肠里,这时催吐是没什么效果的,要考虑导泻。可以将药大黄用开水泡服,但注意导泻适用于体质较好的年轻人。

灌服


        若吃了变质的鱼、虾等引起的食物中毒,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,稀释后一次服下。若误食变质的饮料或防腐剂,可灌服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的饮料。

       如果经过上述处理,症状仍未好转或中毒较重者,应尽快送往医院治疗。
        食品安全事关你我,做好预防措施,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关键。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树立起食品安全意识,让健康的生活永远伴随着我们。
图片

文字|来源于网络

图片、视频|来源于网络

排版|钟沛池

审核|沈婷


分享